當科技走出螢幕、走進現場,互動的邊界也被重新定義。從牆面到地面、從手勢到感知、從個人到群體,數位互動科技不只是顯示資訊,更是在「人」與「空間」之間建立新的交流語言。它讓觀眾成為主角,讓空間有了回應,讓每一次體驗都能被參與、被感受、被記住。
讓大型螢幕成為共創平台。使用者可同時操作、標註、旋轉與縮放內容,從單向展示進化為即時協作。無論是教育展示、品牌展牆或活動互動,群體參與的能量讓資訊交流更具臨場感。
透過擴增實境(AR)與體感偵測技術,現實與虛擬的界線被打開。人們不再只是「看」螢幕,而是「進入」內容之中。手勢控制、肢體追蹤、即時影像回饋,讓科技的回應更貼近人性,也讓體驗更富情感溫度。
手機已成為隨身的互動橋樑。透過掃描 QR Code、感應標籤或即時連線,觀眾能將實體體驗延伸至個人裝置。投票、留言、分享、控制互動畫面等行為,讓參與者不只觀看,更能共同塑造內容。
當人工智慧進入互動場景,空間開始「會說話」。語音辨識與自然語言對話系統讓觀眾能以語音指令詢問資訊、導覽內容或進行情境對話。AI 不只是技術,更是讓互動變得直覺與溫度並存的橋樑,讓科技真正回應「人」的語言。
常見設備包括大型觸控顯示器、紅外線感測投影、AR攝影模組與手機連結模組。依空間與用途可彈性組合。
互動系統可透過雲端後台或本地伺服器管理,內容更新、場景切換與參數調整皆可即時進行,維護簡單且具擴充性。
教育、展覽、品牌活動、商場、博物館、企業展示中心等皆適用。任何需要「觀眾主動參與」的場域,皆能導入互動科技。
為了滿足不同時程與預算的需求,互動科技方案可彈性選擇「一次性買斷」或「短期租賃」。買斷方案適合長期展示或固定場館使用;租賃則能支援活動、展覽等臨時導入,包含安裝、維護與拆除服務。企業可依專案時程與預算靈活規劃,降低初期投入,同時保持體驗品質。
建議先明確定義互動目的與使用情境,再規劃合適的技術組合。從單點展示到全場互動,皆可分階段導入、循序升級。
想讓空間主動對話、讓觀眾成為體驗的一部分嗎?立即與我們聯繫,討論適合你的互動方案。無論是教育場域、品牌展示還是活動設計,我們都能依據場地與需求打造專屬互動體驗,讓每一次交流都能被真實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