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-場域互動
傳統教室因擺放特性,講者多縮限於教室前方,教學方式受限。
現代教室則著重場域的可變性,讓多元教學得以盡情發揮。
進而,著眼Covid-19催生線上、線下的虛實整合教學模式,正在引領新一波場域設計的轉換。

2-人際互動
過去老師說、學生聽,單向傳遞易產生學習落差。
現代則以學生為核心,著重雙向交流&分組協同、腦力激盪。

3-設備互動
過去-E化講桌、固定線材於一處的方式大幅限縮活動範圍與表達方式。
現今-
觸控螢幕隨時傳遞想法、即時記錄。
無線投影快速分享筆電、手機畫面,並擺脫接線的束縛。
各式傳感、控制元件自動分擔需注意的環節並可直覺操作,讓講者專注於內容傳達,而非耗時學習如何使用。